美术学本科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16-11-04 浏览次数: 539

 

一、专业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文化艺术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基础教育一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美术教育教学及美术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美术表现与创作、美术教育教学等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格素养,能在中小学及企事业文化艺术领域,从事美术教学与社会美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1.知识规格与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①具有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②掌握政治、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基础等基本知识;
③具有艺术学、教育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
2)工具性知识
①掌握中小学教学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②了解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方法;
③熟练掌握基础英语,掌握英语视听说的语言表达方法;
④掌握文献与资料检索、信息处理方法。
3)专业知识
①掌握中外美术发展演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②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③掌握西方绘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④掌握工艺与设计制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⑤掌握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
⑥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
4)其他相关科学知识
①熟悉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课程标准;
②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设计学的基础知识;
③了解现当代美术的发展趋势。
2.能力规格与要求
1)基本能力
①信息获取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掌握文献与资料检索的方法,了解现当代美术发展的前沿成果和动态;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和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美术学科的发展。
②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具有熟练运用教学语言进行中小学美术教学和交流的能力;能进行教学文件的编纂,如教学计划、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等,并能说明、阐释;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具备收集、整理和把握国内外学科信息的能力。
③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
适应现当代美术发展趋势,具有跨文化背景下规范专业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能力。
2)核心能力
①综合运用美术理论和实践方法,分析解决美术表现和创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美术评析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美术鉴赏和评析能力;掌握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具有运用中国画语言形式进行美术表现或创作的基本能力;掌握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等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具有运用西方绘画语言形式进行美术表现或创作的基本能力;掌握设计与工艺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设计语言形式进行工艺制作、创意设计等方面的美术应用能力。
②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掌握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标准和方法,具有教学方案设计、执行、改进和不断提升的教学能力;具有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项目开发的基本能力;掌握中小学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和教育规律,具有班级管理和学生健康教育的管理能力。
3)创新创业能力
掌握艺术思维、艺术创新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美术方式进行美术教育教学及其它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运用美术方式进行美术教育、艺术创作与设计、美术策划、文化宣传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
3.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创新创业素质要求:热爱美术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一定的美术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具有遵纪守法、敬业爱生、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二、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
(二)学位
学科门类:艺术学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1. 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16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84学分,实践教学79学分。所修学分中,通识必修课程42.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1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28.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5 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6学分,创新创业专门课程5学分,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程 6学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40学分。
(二)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且不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四、获得学士学位条件
获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详见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
五、时间安排
美术学本科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四学年教育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年学期
项 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合计(周)
1
2
3
4
5
6
7
8
课堂教学
16
16
15
16
14
12
5
 
94
   
2
2
2
2
2
2
2
 
14
   
0
2
0
1
0
0
2
 
5
军政训练与入学教育
2
 
 
 
 
 
 
 
2
教育见习
 
 
 
 
 
2
 
 
 
2
野外写生
 
 
3
 
 
 
 
 
3
艺术采风
 
 
 
 
2
 
 
 
2
艺术考察
 
 
 
 
 
 
2
 
2
专业综合课程
 
 
 
 
 
 
4
 
4
教育实习
 
 
 
 
 
6
 
10
16
毕业设计(论文)
 
 
 
 
 
 
 
5
10
15
生产劳动
 
 
 
 
1
 
 
 
 
1
社会实践
 
1次
 
1次
 
1次
 
 
3次(暑假)
毕业教育
 
 
 
 
 
 
 
2
2(业余)
寒 暑 假
6
6
6
6
6
6
6
 
42
教育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60
学年周数
52
52
52
 
46
202
六、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二)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素描造型训练、色彩造型训练、表现性素描、表现性色彩画、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水彩画、设计基础、设计与制作、美术教育与管理、中国画方向课程、油画方向课程等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野外写生、社会实践、艺术采风、艺术考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综合课程、毕业设计(论文)
七、课程设置(略)

版权所有:滨州学院艺术学院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20210426号

学校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联系电话:0543-3190044 邮编:256603 电子邮箱:bzxygyj@163.com 学院网址:http://www.b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