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艺术设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的图文设计制作、平面版式设计、美术印刷等视觉传达设计知识,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及设计表达和搜集、整理、分析市场信息并进行设计决策的能力和较全面设计鉴赏与设计艺术素养,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艺术设计行业,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招贴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书籍刊物设计、商业手绘、展示设计、网页艺术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1.知识规格与要求
(1)自然科学知识
①具有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②掌握各种视觉材料的特性及应用方法;
③具有设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可持续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①具有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②掌握管理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③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
④掌握政治、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本知识。
(3)专业知识
①掌握造型、色彩、构成及平面设计创意思维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②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③掌握平面广告、包装、VI、网页设计等专业设计软件的应用方法;
④掌握平面广告、包装、VI、网页设计等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
⑤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掌握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4)工具性知识
①了解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方法;
②掌握基础英语,掌握英语视听说语言的表达方法;
③掌握文献与资料检索、信息处理方法。
(5)其他相关科学知识
①熟悉国家相关设计知识版权法律法规;
②了解其他艺术学科的基本知识。
2.能力规格与要求
(1)基本能力
①信息获取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掌握文献与资料检索的方法,了解视觉传达设计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类比学习、融会贯通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发展。
②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
适应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具有专业技术语言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能够跟踪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具备合作精神及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能力。
(2)核心能力
①综合运用专业和实践方法,具有分析解决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基本问题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素养和赏析能力;具有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招贴设计、VI设计等领域的策划与设计制作能力;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及一定的语言表达及专业设计表现能力;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②参与视觉传达设计及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参与视觉传达设计项目的策划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设计决策的基本能力;具有参与视觉传达设计项目的管理能力。
(2)创新创业能力
具有一定的品牌、项目策划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品牌推广实施的创业能力。
3.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创新创业素养要求: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二、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
(二)学位
学科门类:艺术学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1. 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 160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75.5 学分,实践教学84.5学分。所修学分中,通识必修课程 41 学分,通识选修课程 10 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9.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8.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8 学分,创新创业专门课程 5 学分,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程 6 学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32 学分。
(二)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且不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四、获得学士学位条件
获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详见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
五、时间安排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专业四学年教育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年学期 项 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合计(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课堂教学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7 | 0 | 103 |
考 核 | 2 | 2 | 2 | 2 | 2 | 2 | 2 | | 14 |
机 动 | 0 | 0 | 0 | 1 | 0 | 2 | 1 | 2 | 6 |
军政训练与入学教育 | 2 | | | | | | | | 2 |
风景写生 | | 2 | | | | | | | 2 |
艺术展览观摩 | | | 2 | | | | | | 2 |
艺术考察 | | | | | 2 | | | | 2 |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 | | | | | | | 4 | | 4 |
毕业实习 | | | | | | | 6 | | 6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 18 | 18 |
生产劳动 | | | | 1 | | | | | 1 |
社会实践 | | 1次 | | 1次 | | 1次 | | | 3次(暑假) |
毕业教育 | | | | | | | | 2 | 2(业余) |
寒 暑 假 | 6 | 6 | 6 | 6 | 6 | 6 | 6 | | 42 |
教育周数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60 |
学年周数 | 52 | 52 | 52 | 46 | 202 |
六、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艺术学
(二)核心课程:设计概论、现代设计史、平面构成、设计色彩、图形创意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艺术展览观摩、艺术考察、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七、课程设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