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本科专业(音乐舞蹈方向,教师教育)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16-11-04 浏览次数: 403

 

一、专业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一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舞蹈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舞蹈教学、表演、编导和艺术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能在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文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编创或艺术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1.知识规格与要求
1)科学知识
①了解相关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②具有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③具有政治、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等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
①掌握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系统掌握舞蹈历史和理论、舞蹈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工具性知识
①熟练掌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
②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类比学习、融会贯通的能力。
4)其他相关科学知识
熟悉国家对舞蹈学专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和规范。
2.能力规格与要求
1)基本能力
①信息获取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掌握基础英语和专业属于相关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
掌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相关知识。
②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
适应音乐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发展趋势,具有跨文化背景下的规范技术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
2)核心能力
①具备舞蹈教学、辅导、创作和组织的能力;
②参与文艺活动项目和舞台演出管理的基本能力。
3)创新创业能力
①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意识,在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基础上具有科学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②结合职业定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效果,具备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把握创业动向和掌握创业信息的能力。
3.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创新创业素质要求: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具有遵纪守法、敬业爱生、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二、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可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八年。
(二)学位
学科门类:艺术学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1. 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16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98学分,实践教学67.5学分。所修学分中,通识必修课程42.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1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9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6学分,创新创业专门课程5学分,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程5学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31学分。
(二)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且不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四、获得学士学位条件
获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详见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
五、时间安排
舞蹈学本科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四学年教育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年学期
项 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合计(周)
1
2
3
4
5
6
7
8
课堂教学
16
16
16
16
16
16
16
0
112
   
2
2
2
2
2
2
2
 
7
   
0
2
2
1
1
2
1
 
7
军政训练与入学教育
2
 
 
 
 
 
 
 
2
教育见习
 
 
 
 
 
1
 
2
 
2
课程设计
 
 
 
 
 
 
 
 
 
微格实训
 
 
 
 
 
 
1
 
1
教育实习
 
 
 
 
 
 
10
6
16
毕业论文(设计)
 
 
 
 
 
 
 
 
8
8
生产劳动
 
 
 
1
 
 
 
 
1
社会实践
 
1次
 
1次
 
1次
 
 
3次(暑假)
毕业教育
 
 
 
 
 
 
 
2
2(业余)
寒 暑 假
4
8
4
8
4
8
4
 
40
教育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60
学年周数
52
52
52
 
44
200
六、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艺术学
(二)核心课程:
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欣赏、芭蕾舞、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基本功基础训练、舞蹈排练、舞蹈创作与编导等。
七、课程设置(略)

版权所有:滨州学院艺术学院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20210426号

学校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联系电话:0543-3190044 邮编:256603 电子邮箱:bzxygyj@163.com 学院网址:http://www.bzu.edu.cn